0-9岁宝宝经历的31个敏感期
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(NIMH,2005)进行过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,大约有一半以上的精神障碍开始于14岁以前。同时研究也发现焦虑症持续一生的概率最高(28.8%),其次是破坏性行为和注意力障碍,包括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、
众多理论对儿童精神障碍的病因都有过阐述。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,这些障碍主要是由儿童早期的冲突、经历或者依恋问题而导致的心 理固着或心理退行。医学理论认为,精神障碍是神经系统或者基因的原因。行为学理论认为,精神障碍是经验学习的结果。生态
边缘型人格障碍(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,BPD)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,在青少年人群中,常常被误诊为双相障碍和抑郁症。青少年人群中,抑郁症的患病率约为2%左右,双相障碍的患病率只有0.7%,而B
青少年遭遇校园霸凌,会严重其心理的发展,造成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,甚至危及青少年的生命,学生、家长和老师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。
随着社会和医学的进步,青少年躯体性疾病发病率有所下降,但是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。临床实践证明,青少年的人格、情绪特点、行为方式与其家庭养育方式密切相关。良好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促进作用,不良的教养方式不利于青少年
在现代社会中,大多数家庭中的父亲作为一家之主,忙于在职场打拼,而照顾家庭及教育孩子的责任则有母亲来承担。如果男孩与父亲交往过少,则容易导致“女性化”倾向。父亲或者说男性角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被逐渐弱化,甚至渐渐淡出,导致现在的男
2019 年6月,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(NICE)发布了儿童及青少年抑郁障碍识别和管理指南,对5-18岁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的识别和管理做了相关建议。此指南基于阶梯式治疗模型,旨在改善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的识别和评估的状况,更好的对
考试焦虑(Test Anxiety,TA)是一种情境特异性的人格特质,表现为在面临考试或评价情境时,部分学生会表现出过度担忧、无关思维、心理混乱、紧张及相应的生理唤醒。本文详细介绍了考试焦虑测评方法。
双相障碍(bipolar disorder,BD)也称双相情感障碍,指临床 上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,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。典型表现 为心境高涨、精力旺盛和活动增加(躁狂或轻躁狂)与心境低落、兴 趣减少、精力降低和活动减少(抑郁
游戏障碍是指一种持续或反复地使用电子或视频游戏的行为模式,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游戏行为失控,游戏成为生活中的优先行为,不顾后果继续游戏行为,并持续较长时间。根据游戏的种类分为线上游戏障碍(gaming disorder, pred
当个体对自己的情绪、情绪模式、内在的需求与信念,有所觉察,有所意识,才能在情绪失控前而进行自我调整,采用更有建设性的方式来化解内在情绪的“火苗”,从而让它处于可承受的范围而不会失控、成为“燎原”大火,也能在理智上采用更有效的方式处理
不少家长们观察到孩子的状态自刚开学到现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——不仅脾气变大了,胃口变小了,睡觉好像也变得不安稳了。来做咨询的其中一个孩子说,自己常常感到烦躁、紧张、担心、恐惧,上课、写作业过程中注意力也难以集中,经常思绪不知道飘到哪里